2020 年秋季,Frost &Sullivan 参加了一系列重点加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增长机会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由 Cytiva 赞助的 “Think Big 生物医学创新项目”,旨在帮助创新生物科技初创公司与投资机构和生物园区整合资源;以及中国制药设备工程协会年会–“生物制药论坛。”
这些活动突出了当前和预测的行业转变,并确定了中国生物制药组织所带来的增长和创新机会。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来自生物制药支持基础设施各个领域与会专家的见解。
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增长领域
Frost & Sullivan Consulting 的合伙人 Fred Mao 提交了一份题为“生物制药市场的现状和趋势”的报告。该报告在着重介绍宏观市场的同时,明确概述了中国生物制药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图 1 列出了中国医疗保健行业的一些主要驱动因素。预计 2015 年至 2024 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 19.3%,远超全球增长率(不到 10%),如图 1 所示。
图 1:2015 年至 2024 年中国市场规模和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与全球复合年增长率的对比。
这种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趋势(预计 2019–2024 年期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增长近 30%,是全球水平的两倍多)、急剧增加的医疗支出(预计 2019–2024 年的医疗总支出将增长近 56%,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4 倍以上)以及中国政府鼓励生物制药行业创新的政策。
Frost & Sullivan 分析审视了不同的生物制药行业,指出截至 2024 年,整体市场增长的动力将来自生物制品行业,尤其是中国当前销售落后于全球基准的抗体行业。疫苗是另一个快速增长的关键领域,预计 2015–2024 年期间,疫苗的市场增长率接近 22%,是同时期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注:在研发 COVID-19 疫苗之前,中国疫苗行业就呈现了这种快速增长,但在疫情期间增长速度更快。)
图 2:2015 年至 2024 年生物药、化学药和中药的市场规模和复合年增长率 (CAGR)。
在抗体和疫苗领域,中国处于创新、研发、监管批准和营销这一生命周期的较早期阶段。随着中国市场日趋成熟,将有助于确定该行业领域的研究、创新和发展方向。中国政府的政策是旨在鼓励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在仿制药、生物制品、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进行更多创新和研发投资。监管政策鼓励研发的示例包括:
- 2020 年 9 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发布了新法规和提案,旨在通过 12 个月的市场独占性提案鼓励首个仿制药 (FGD),并将所得回报用于奖励和提供研发成本 ROI (1)。
- 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 (NHSA) 负责监督国家资助的公共卫生计划以及集中采购药品和医疗用品,让市场燃起希望,相信生物类似药集中采购可能即将到来。
- 2019 年,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负面清单”,禁止外商投资中国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目的是刺激对本地研究工作的投资,以及希望从事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研发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2)。
- 自 2018 年以来,国家卫健委 (NHC) 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发布了一系列政策,详细规范细胞和基因疗法的法规,包括确认自体细胞疗法的监管途径,提出这些产品的初步技术制造和质量标准 (3)。
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阶段如图 3 所示。
图 3:中国医药行业发展阶段。
得益于中国生物制药研究的这些政策和强劲投资环境,数千项新专利申请得以提交,研发领域不断取得技术进步。在微技术领域,先进的生物工艺和全流程解决方案正在发生重大创新。这些创新包括上游微载体和灌溉培养技术,以及细胞培养的新工艺。公司还开发了高效抗体捕获法,以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
资金和持续创新进展方面的挑战
与世界其他地方同行的经历大同小异,中国的初创企业发现资金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挑战,而投资者需要定期了解创新进展情况。正如 Cytiva 大中华区总经理俞丽华女士所说,“在对初创和研发公司的调查中,我们发现 67% 的受访者提到融资是首要目标,65% 的受访者认为持续创新是公司的生命力所在,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正在积极寻求与 CRO、CDMO、生物园所有者和主要制药公司开展合作。”
天士力资本执行董事吴鸿忠博士指出,准备一份高质量的商业计划书是融资的关键一步。商业计划书需要涵盖的内容包括对市场趋势和机会的分析、公司面临的现有问题以及解决这些现有问题的方法。
新的生物工艺
生物制药论坛期间的讨论突出了新治疗研究和开发的最新进展。同样值得一提是旨在为未来生物制药行业提供全面支持的服务和企业解决方案。这些发展突显了中国在建设国内生物制药市场方面越来越成功,这些产品未来将在全球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疫苗的发展
当然,疫苗是讨论的主题,与会代表了解到,中国研发和生产的灭活疫苗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使用可轻松适应病毒腺病毒载体或 DNA-mRNA 疫苗的一次性产品,加速了整个研发过程。
图 4 显示了 2015–2019 年期间美国和中国批准的疫苗数量,表明在 COVID-19 疫情爆发之前,中国市场在该领域的活跃度很高。
图 4:2015 年至 2019 年 FDA 和 NMPA 批准的疫苗数量。
疫苗可追溯性的新进展
Macroprocess New Technology 副总经理徐华先生在后续关于疫苗的讨论中介绍了一种符合国家要求建立药品信息溯源系统的方法。他探讨了疫苗数据溯源系统的现状,并在结束时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开发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数据模型的跟踪和追溯解决方案,及其在实现防篡改审计跟踪方面的优势。这将有助于放松要求制造商具备追溯已上市产品原产地能力的监管要求。
上游生物工艺
Cytiva 中国 FastTrak™上游负责人杨建军博士与 Cytiva 中国高级产品经理刘长军先生探讨了与疫苗研发相关的生物工艺开发进展。在讨论中,重点引用了在上游细胞培养中使用微载体珠的示例。杨博士回顾了微载体灌注培养以及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在疫苗高效生产中的应用,总结了通过一次性生产平台高效生产疫苗的途径。
刘先生介绍了单克隆抗体上游培养工艺的进展,涉及从探索不同的细胞培养方法到引入基于切向流过滤 (TFF) 技术的新型自动灌注系统 (APS)。
他还回顾了用于优化培养工艺放大的生物反应器数字孪生体 (BDT) 模型。BDT 数字建模旨在将工艺的物理、生物学和化学特性转换为数字格式,从而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完整统计分析。由此产生的“转移函数”可将资产或工艺质量输出变量与价值流各级的工艺和原料变量联系起来。这加快了发现过程,允许在研发中预测细胞培养偏差,避免了将时间和金钱浪费在开发一批又一批的新产品来进行试验。利用这些类型的数字模型,可以在 30 分钟内模拟和分析一个为期 10 天的批处理工艺,大大加快了从假设到实验再到结果分析和解释的发现时间。
下游生物工艺
围绕新下游加工领域,Cytiva 中国应用总监刘静女士和 Cytiva 中国高级产品经理陈诚先生探讨了高密度灌溉培养和高耐碱稳定性高负载蛋白 A 纯化产品。他们还回顾了一次性技术等抗体生物工艺平台。介绍的主题包括:
- MabSelect PrismA™ 过滤板
- 用于高效生产的灵活平台
- 长效平台
通过快速的工艺开发和放大,可以减少抗体项目的现金流支出。新一代超快速抗体捕获技术的一项新发展是使用 Fibro PrismA™ 单元。这种基于纤维的技术可实现快速循环层析,与传统填料相比节省了大量时间,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显然,灵活性、速度、效率和合规性是生物制药行业的未来趋势。在此方面,有四个下游生产平台可以加速生物制药的商业化。这些下游平台是:
- 一次性下游生产–加速工艺转移
- 连续流–帮助突破层析及层析柱之间差异等下游瓶颈
- 在线点胶–可以应对大规模下游点胶的挑战,从而节省成本并提高稳健性
- 开放自控–有利于建造智能工厂
结语
这些针对生物技术初创企业的活动有助于促进其组织的发展,并获得来自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主要意见领袖的宝贵建议和见解。借助这些合作伙伴和网络,初创公司可以利用其有限的资源,继续专注于关键的研发工作,同时在其他重要活动上继续取得进展。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生物制药公司也持续保持较高的活跃度,对于这些生物制药公司,能够在研发阶段快速取得进展将有助于在审批、上市时间和市场份额方面获得竞争优势。高效工作需要利用最佳实践,而研发合作伙伴可以把这些带给人员和资源都有限的初创企业。